时间:2023-05-15 17:31:50 | 浏览:94
文 | 赵薇
天珠的收藏,一直伴随着各种传说与神话。仅关于天珠的来历,坊间流传说法就有16种之多。但在画家、天珠鉴赏家陈士奎先生看来,天珠收藏应回归理性与常识,不应人为增加过多玄幻色彩。
“天珠分为自然形成与人工制作两种,最早的天珠为天然而成,珠子身上有不规则的眼状图案,但是数目很少。”陈士奎说。在古人看来,天然天珠是日月精华所致,因此成为人们眼中吉祥的象征,此后更是与信仰相连,从而具备了佛教法器的意义。
天然天珠数量的稀少,让人类开始思考这一“天降之物”的制造工艺。人工制成的天珠最早出现于西亚的阿富汗、伊朗一带,人们在红色半透明的玉髓或玛瑙之上,加工出白色的图案,珠子有大有小,图案不尽相同。这种美感与神秘意义并存的工艺品传到藏地后,西藏人民又在其基础上加工演化,最终成了如今为人们所熟悉的藏地天珠。而这种工艺天珠,又有新老之分。
西亚天珠
“一般认为,老天珠是指‘至纯天珠’,” 陈士奎介绍说,这种天珠主要为唐代及之前所制,材质优良,工艺考究,历时悠久。其加工工序主要有两道,首先,选取质地优良的玛瑙进行白化处理,此后,在白化的天珠上,用藏药、草料等多种天然成分进行镶饰、染化,从而产生黑白相间的纹路。
在陈士奎眼中,这一过程既神圣又神奇。由于天珠被赋予了宗教意义,因此在制作过程中,一般伴有僧侣诵经,令其更富神秘色彩;在另一层面,坚硬的玛瑙质地,居然可以被染料“吃”进多达数毫米之深,由外向内浸润出一层均匀的黑色,这一变化历程可谓神奇。
老料天珠
曾有研究者指出,此种天珠制造工艺,自唐代以降便已失传。陈士奎对此并不认同。多年前,他曾结识一位祖上制作天珠的西藏友人,这位藏族朋友告诉陈士奎,小时候,祖父曾经教过孩子们如何以古法制作天珠,家中至今保留着手工钻孔所使用的工具。只是当时天珠价格不高,制作工艺尤其是钻孔工艺又尤为复杂,因此到了父亲一代,就没有再传承下去了。
因此陈士奎认为,制造天珠的古法,并不存在“失传”一说,“藏传佛教没有失传,藏民的信仰没有失传,制造天珠的工艺自然也就不会失传。”但值得关注的是,从唐之后直至清代,关于天珠的史料记载的确出现了缺失,“希望更多的专业人士对此予以关注,将这一段重要的历史补充、完善起来。”陈士奎说。
清朝时,市面上出现了玛瑙与玉髓的替代品,即玻璃制作的天珠;及至晚清民国,合成的老料天珠又开始流传于世。但无论是玻璃天珠或是老料天珠,都已不再属于“至纯天珠”。
玻璃天珠
近代“新天珠”的制作,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,最初多为台湾人对西藏及西亚一带天珠的仿制。此后,天珠在市场上逐渐得到认可,并因其特有的神秘色彩而高价频出。“其实,过去藏人所用的天珠,并不在市场中交易买卖,”陈士奎说,“匠人制成的天珠大多被送往寺庙,很可能是由僧侣赠送给虔诚的信徒。”
天珠屡屡创下拍卖高价,也引得许多制作者与收藏者步入认知上的误区。一种是一味做旧。年头较长的玛瑙会自然风化,呈现出马蹄形纹路,有些制造者或商家在对玛瑙进行染色时,过度腐蚀以求达到老化效果,结果适得其反。“这样的操作下,天珠上只有黑色部分出现马蹄纹,很明显就是做旧的,因为真正风化造成的纹路应该是遍布珠体的。”陈士奎这样解释。
玛瑙天珠上风化形成的马蹄纹
另一种误区,来自对“眼”数目的盲目追求。天珠上的眼型图案,因数目不同而各有讲究,一般来说,九眼为最高级。“现代人误认为数目越多越好,有的做了巨大的天珠,上面许多眼;还有的追求6眼、8眼,寓意顺利、发财,这都是对天珠图案的误读,失去了原有的意义。”陈士奎说。
在他看来,工艺天珠的优劣,还是应依据材质及工艺进行划分。上品的天珠,材质应为质地纯净、半透明或微透明的玛瑙,其中又以带有细微朱砂点者为最优;同时,工艺天珠中的精品,应以至纯天珠为标杆,形制规矩、比例得当、线条流畅,黑白图案之间过渡自然,孔道的大小和打磨的工艺也要特别讲究。
“天珠身上蕴含了神性,也富于宗教意义,但工艺天珠归根结底还是工艺品的一种,”陈士奎说,“我们珍视天珠的神圣性,但不应过度解读,而是要以常识和理性进行判断和考量。”
马益群
资深收藏版编辑,中国副刊品藏栏目主持人。亲历了中国收藏界和艺术品市场兴起发展的整个过程。雅好收藏,偏喜奇石、紫砂壶。出版专著《大漠奇石》。现担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奇石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。
主编:丛子钰 |编辑:袁浩
END
▼ 热门阅读文章 ▼
敬
请
关
注
天珠在我国历史久远,早在春秋晚期的楚国贵族墓地就有天珠陪葬。1. 在1978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南阳淅川县下寺2号墓考古发掘出土了一件蚀花纹饰玉髓天珠。其珠长1.95厘米,直径0.8厘米,孔径0.5厘米(如图:1)。现藏河南省文物研究所
最早的天珠是用海螺化石打磨而成,第二代天珠则是用九眼石页岩打磨而成,后面由于海螺化石和九眼石页岩比较稀缺,又通过在玛瑙上进行人工绘制形成天珠。现在常见的天珠人工痕迹比较重,多是用玛瑙加涂料烧制而成。天珠是用天然材料制作的天珠一般是天然材料经
在坊间,多把“天珠”分为三类:天珠、中天珠(是chung dzi的音译,又叫“次要天珠”或“冲天珠”)和“旁系天珠”(又叫“天珠族”“崩系天珠”)1、什么是中天珠? 天珠的藏语名称是dzi。chung dzi是指与dzi相似的珠子。中天珠与
李连杰的九眼天珠人人皆知,更是有不少人了解甚至收藏天珠,说到天珠不得不提油润包浆,但是油润到底是一种怎样的触感?引人深思。天珠油润是种怎样的感觉?触摸天珠首先触感是滑,非常滑,这种滑是没有颗粒感的滑,哪怕天珠表面布满风化纹第一触感依旧是滑,
- 感谢关注 左岩珠宝课 -天珠出现的背景天珠是蚀花玛瑙珠的一种,其工艺也是蚀花工艺中最复杂、最精美的一种。蚀花玛瑙工艺起源于公元前2600年印度河谷文明。公元前1500年前后印度河谷文明衰落之后,蚀花工艺一度销声匿迹,几乎没有出现在考古资
李连杰曾用两千万的价格,买下了一颗九眼天珠,根据专家们估价,这颗九眼天珠的价值已经高达一亿元。天珠与藏文化关系密切,藏语发音为“dZi”,汉语翻译“瑟珠”。受古代历史文化的影响,它被赋予了"保护、驱邪、疗愈、装饰、交流、象征"等社会文化内涵
古珠上币府:推出天珠界真正权威,与国家级鉴宝专家们掰手腕茶 (331105) 2022-5-15 20:46:48今天给大家讲地宫,装藏,伏藏天珠,地宫,在我国西藏日喀则往西一直到西亚地区,古老的藏族风俗的民族当中流传着一种习俗,家里盖房子
文 | 赵薇天珠的收藏,一直伴随着各种传说与神话。仅关于天珠的来历,坊间流传说法就有16种之多。但在画家、天珠鉴赏家陈士奎先生看来,天珠收藏应回归理性与常识,不应人为增加过多玄幻色彩。“天珠分为自然形成与人工制作两种,最早的天珠为天然而成,
天珠是什么,天珠英语是gZi Beads, 藏语叫(zi 斯)汉语译为"斯"或"瑟",又称"天降石"。在《藏汉大辞典》里天珠的解释为:"亚玛瑙,猫睛石,一种宝石,俗称九眼珠。入药能治脑溢血"。最早的天珠为象雄天珠,象雄天珠诞生于古代横跨中亚
今天我们来说说天珠吧,在很多玩家的眼里,天珠是神秘的,昂贵的,而在与商有的交流过程中,也被灌输了很多关于天珠的一些常识,但是有很多毕竟是道听途说,当不得真,如果你把以下这五个关于珠的说法当真,那么你就是进入了一种常识性的误区,会对你真正了解
天珠火得莫名其妙,在文玩界掀起了一波热潮,然后没过多久,好像人人都能买得起了。这天珠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?为什么它的价格天差地别,有的价值千万,有的却是地边摊上随处可见?天珠为什么火了?其实天珠这个东西已经有3000-5000年的历史了,但是
在文玩圈,天珠是一种非常神秘的文玩,因为天珠是藏传佛教里面的一种圣物,而天珠在历史上,并没有太大的作用,但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,却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而受到追捧,并且随着时代的发展,天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。但是现在去尼泊尔旅游的人就会发现,
你有没有听过这句话:世间仅存两颗九眼天珠,一颗在李连杰手上,另一颗在释迦牟尼的佛像上。那么问题来了,这个“天珠”到底是什么东西?天珠天珠说白了就是玛瑙玉石。不知道大家在景区门口有没有见过这种小东西,指头肚那么大,一个个看起来像鹅卵石一样,表
天珠的美妙传说古玩收藏爱好者们,大凡说道起自己的天珠来,脸上常常就会涌上极其诡秘的神情。“我这个可是真正的西藏天珠哩,独一无二,常常带在身上,益寿延年。”说着说着,那人便会很是虔诚地从怀里掏出个纺锤状的东西,上面有黑白相间的花纹,接着说:“
天珠,在我国西藏地区有着很久的历史,同时也是藏族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,而天珠也是我国独有的一种宝石,随着时代的发展,很多人对于天珠也有了更多的了解。但是很多人对于天珠的了解却是非常模糊,那么关于天珠这些你都了解吗?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